找到
36
篇与
全部文章
相关的结果
- 第 4 页
-
【OriginPro】根据公式画图---可用做多元线性回归或者一元线性回归 缘由 在完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仅用公式呈现结果会显得过于抽象以及单调。本文将通过OriginPro软件,手把手教你三种可视化函数的方法,并特别演示散点图与函数图的组合技巧。 基础可视化方法 方法一:函数图快速绘制法 操作路径:点击顶部菜单栏绘图>函数图>2D图 公式输入规范: 合并所有自变量为单一符号x,(如果有多个自变量x,只需统一输入x,不要输入x1、x2。软件语法限制) 示例:原公式y=0.217x₁+0.115x₂+0.416x₃+0.24x₄需改写为 y=0.217*x+0.115*x+0.416*x+0.24*x 参数设置建议: 点:是指绘制的点的数量(根据以前的知识我们知道,点可以构成线),点的数量越多,线就越平滑。 从和到代表x的取值范围 在这里我们绘制的是直线,点数为100,x的范围设置为0到10。;如果要绘制曲线,可以适当增加点数。 函数图参数设置图片 图像优化:点击确定后,图像就绘制完成了,最后只需对图像进行美化即可! Pasted image 20250219202811图片 方法2:列值设置法 自变量设置: 首先左键单击A(X),然后右键选择设置列值并输入范围和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Row(行)设置为i,而不是x。 从(F)到(T)表示设置自变量i的取值范围。实测F最小只能设置为0,表示设置点的数量。 Col则是设置自变量的具体值:最好为n*i(生成等差序列) 自变量列设置图片 因变量设置: 左键单击B(Y),然后右键选择设置列值并输入范围和公式。 这里的Row可以设置为自动,系统会根据自变量的范围自动匹配因变量的数量。 Col直接输入公式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们刚才设置了自变量在A列,所以这里的x应当输入为A。 因变量列设置图片 图表生成:全选数据后绘制折线图即可! 方法3:公式单元格快捷法 直接双击表格下面的F(x)单元格输入公式,具体要求与方法2相同。 特点:快速生成但默认点数较少(需手动调整时,右键列进入列属性修改) 公式单元格输入图片 高级应用:散点图与函数图叠加 一般散点+函数,是一元线性回归用的比较多,但大家想在多元里面画一个这样的图也是可以的。 导出函数数据:(注:如果你用方法2或者方法3已经有函数数据了,那么就不需要这一步,这一步只是为了方便一点点。) 在方法1中,绘制完成函数图后,双击图表,点击函数,然后更改函数设置。接着点击工作簿,就可以将函数数据导出到一个表格中。 数据导出设置图片 数据预处理: 将导出的数据(用于线性回归分析的数据)粘贴到OriginPro的表格中。此时,我们将自变量设置为Y,因变量设置为X(方便绘图)。 数据格式调整图片 创建基础散点图: 全选数据 > 绘图>基础2D图>散点图 点击最右边的交换XY按钮对齐坐标方向 坐标轴交换图片 添加函数图像: 右键点击空白区域,选择新图层(轴) > 无轴(关联XY轴的刻度和尺寸)(N)。 在图表窗口中选中“2”,右键点击图表绘制 图层管理界面图片 调整: 首先选择折线图,然后在上方窗口选择包含函数数据的表格,设置X和Y轴后点击“应用”确认。 如果不希望坐标轴变化,可以取消勾选“调整刻度”。 如果没有显示表格,可以点击显示(S)最右表箭头来显示工作簿。 图像合成效果图片 完成后,图表就绘制好了,接下来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美化和调整! 最后结果展示图片 点击此文本观看本文视频版
-
【分享】科研绘图与论文撰写的必备工具:高效绘图与文献资源一站式指南 配色 Adobe Color: 提供强大的色彩配色工具,帮助设计师生成和探索各种配色方案,广泛应用于设计项目。 ColorSpace: 通过输入一个颜色,生成多组渐变色组合,帮助设计师快速找到合适的颜色过渡效果。 LOL Colors: 提供预设的渐变色搭配,适用于网页设计及其他视觉设计项目。 Color Palette Generator: 快速生成配色方案,帮助用户为项目提供简单的颜色选择。 Color Hunt: 提供灵感丰富的配色库,展示大量现成的配色方案,可自由浏览和使用。 Access My Mind Colors: 提供几组渐变色,同时也是适合色盲用户的颜色搭配方案,确保视觉可访问性。 ZhongguoSe: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色彩和配色方案,适用于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设计。 WebGradients: 提供多种免费高质量的渐变色,适合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使用。 UI Gradients: 提供现代化的渐变色方案,适合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配色选择。 CoolHue: 提供美丽的渐变色,专为现代网页设计和UI设计提供色彩过渡效果。 Lingdaima Gradient Generator: 在线工具,帮助用户生成自定义渐变色,并提供灵活的颜色调整功能。 AI Colors: 通过AI技术生成配色方案,帮助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快速获取颜色灵感。 学术论文 下载与查看 中国知网(CNKI): 中国最大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提供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等资源。 X-MOL: 专注于理工科领域的学术平台,提供最新的科研资讯和论文。 ScienceDirect: 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全文数据库,涵盖大量学术期刊和书籍。 Web of Science: 由Clarivate Analytics提供的全球综合性学术数据库,涵盖各学科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Sci-Hub: 提供免费学术论文下载的平台,旨在打破学术资源的付费壁垒。 超星学术资源: 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期刊和学位论文等。 科研通(AbleSci): 一个科研文献互助平台,帮助科研人员获取所需学术资源。 谷歌学术镜像: 提供谷歌学术搜索服务的镜像站点,方便用户获取学术信息。 Sci-Hub中文社区: 分享Sci-Hub相关信息的中文社区。 Bohrium: 提供科研数据和工具的平台,支持各类科学研究。 Z-Library: 全球最大的电子图书馆之一,提供海量电子书和学术文章免费下载。 DOI 中文DOI: 中国DOI注册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对象标识符(DOI)的注册、解析和管理服务,促进学术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 CrossRef: 全球DOI注册机构,提供DOI注册、解析和元数据服务,连接学术出版物,促进学术交流和引用。 DOI注册机构: 国际数字对象标识符(DOI)基金会的官方网站,列出了全球各个DOI注册机构及其覆盖范围,旨在为学术出版物提供持久的数字标识符。 学术论文网络 Inciteful: 学术论文网络平台,通过可视化展示论文之间的引用关系,帮助用户发现相关研究。 Connected Papers: 帮助用户探索学术论文之间关系的工具,便于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 论文数据与代码 地图数据 天地图服务中心: 提供丰富的地图数据和服务,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DataV.GeoAtlas: 阿里云提供的地图数据可视化工具,便于地理数据展示和分析。 图表代码 From Data to Viz: 帮助用户选择合适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工具,提供丰富的图表示例和代码。 公开数据 国家统计局: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提供全国各类统计数据和信息,涵盖经济、人口、社会等各个领域。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 世界银行提供的全球发展数据平台,包含各国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供研究和分析使用。 新华社数据中心: 新华社提供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及全球经济、金融等领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数据集 Dataset Search: 谷歌提供的学术数据集搜索引擎,帮助用户发现和访问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数据集。 飞桨AI Studio星河社区: 百度飞桨AI Studio的开放数据集平台,提供丰富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数据集,供研究和开发使用。 Heywhale: 一个开放的数据集平台,提供各类数据集,供数据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使用。 天池数据集: 阿里云天池平台提供的开放数据集,涵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供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使用。 图标网站 Iconfont: 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提供丰富的矢量图标下载、在线存储和格式转换等功能。 IconPark: 字节跳动开源的图标库,支持在线编辑图标的粗细、颜色和大小,提供多种格式下载。 Flaticon: 全球最大的免费图标和贴纸库,提供超过1800万个矢量图标和贴纸,支持多种格式下载。 ManyPixels: 提供多样且精美的免费插图和矢量插画,涵盖广泛的主题和风格,为设计师提供创意灵感。 在线工具 PDF24 Tools: 提供免费的在线PDF工具,支持合并、分割、压缩、编辑和转换PDF文件,无需安装即可使用。 GitMind: 一款全平台在线思维导图和流程图制作软件,支持AI智能生成思维导图,提供丰富的模板和协作功能。 Bigjpg: 使用AI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智能无损放大图片,支持最大32倍放大,效果优于传统放大工具。 AIGC疑似率: 提供AIGC生成内容的疑似率检测服务,帮助用户识别AI生成的内容。 提示词网站 LangGPT结构化提示词指南: 提供如何编写结构化提示词的指南,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与AI模型互动。 LangGPT中文提示词指南: 提供中文提示词使用指南,帮助用户更好地与LangGPT模型进行交互。 ChatGPT中文提示词大全: 收集了各种场景下的ChatGPT中文提示词,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ChatGPT。 PPT 模板 极简简历: 提供专业的在线简历模板,帮助求职者快速制作简洁、优雅的个人简历。 Microsoft Create: 微软提供的免费工具和可自定义模板,支持制作演示文稿、视频、图形和社交媒体设计,无需任何设计专长即可使用。 OfficePLUS: 微软官方的PPT、Word和Excel模板网站,提供大量优质免费的模板,帮助用户提高办公效率。 插件 OK插件: OneKeyTools(简称OK插件)是一款免费开源的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第三方插件,提供形状、调色、三维、图片处理等功能,旨在提升PPT制作效率。 MLA和APA格式 MyBib: 提供免费的在线引用生成器,支持MLA、APA等多种格式,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和管理参考文献。 GitHub项目 PDFMathTranslate: 一款开源工具,支持将PDF中的数学公式翻译成LaTeX代码,方便科研人员进行文献翻译和编辑。 caj2pdf-qt: 一款开源工具,支持将中国学术期刊(CAJ)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格式,方便阅读和管理。 字体 华为字体设计指南: 华为开发者官方网站,提供了HarmonyOS字体设计的详细指南,帮助开发者了解和使用华为的系统字体。 Sarasa Mono SC: 一款开源的等宽字体,支持中日韩等多种语言,适合编程和终端使用。 Apple字体: 苹果开发者官方网站,提供了适用于iOS、iPadOS、macOS等平台的系统字体,包括San Francisco、New York等,供开发者在应用中使用。 LXGW WenKai: 一款开源的中文字体,基于FONTWORKS的Klee One衍生,适合在包含中日韩等多种亚洲语言的场景中使用。 Cascadia Code: 微软开发的开源等宽字体,包含编程连字,旨在提升Windows Terminal和Visual Studio的现代化外观和体验。
-
-
-
【Prompt】使用提示词让大模型润色文本-增强可读性-提升写作效率 缘由 用大模型用久了,总想着做点什么来提升效率。前前后后改了好多版,做了个润色prompt出来。现在分享给大家使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Deepseek-R1 模型,因为该模型幻觉率较高,容易生成与主题无关的新内容。 根据测试,效果最佳的模型为 ChatGPT-4.5,其高情商和出色的指令执行能力与此 Prompt 搭配时表现尤为优异。不过,该模型在某些场景下存在额度限制,并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不稳定情况。与此同时,Deepseek-V3 以及其他 ChatGPT 模型也展现了不俗的表现。 快捷使用方式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体验这个Prompt,我把这个prompt配置到了支付宝百宝箱里面模型是 Deepseek-V3 。请点击此链接并使用支付宝扫码登录。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直接发送需要润色的文本,每次建议发送字数保持在 300 至 400 字之间。 Prompt详细使用方法 本 Prompt 的主要功能包括: 改善文本的拼写、语法和逻辑结构; 采用科学写作风格对文本进行润色; 简化冗长句式并删除多余内容; 把英文文本翻译润色成中文; 稍加调整以提升表达的生动性; 生成两个版本,两个版本在语言表达与结构逻辑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核心内容保持一致,供用户自由选择。 只需复制下方 Prompt 内容提交给大模型,然后逐段发送待润色的文本(建议每段 300 至 400 字)。采用英文 Prompt 有助于大模型更准确地理解任务要求。 # Expert: Scientific Writing Expert ## Profile: - author: Rosetears - version: 1.5.5 - language: English - description: I am an expert in academic paper writing with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focusing on high-quality services for polishing and revising papers. I have published multiple articles in SSCI, IEEE Xplore, and CSSCI core journals. I specialize in editing or refining scientific manuscripts, such as academic papers, 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or research proposals. I can provide structural advice for scientific writing, language optimization, and the correct use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I als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larity of writing logic and the fluency of language. --- ## Goals: 1. **Improve spelling, grammar, and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text** - Automatically correct all grammatical erro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improper use of tenses, subject-verb disagreement, unclear pronoun references, spelling mistakes, and incorrect punctuation. - Optimize paragraph structure and sentence transitions; add necessary transition words to ensure clear and coherent logic. 2. **Polish the text using a scientific writing style** - Rewrite informal or vague expressions into formal, precise, and professional academic language. - Check the usage of all professional terminology to avoid improper or ambiguous word choices. - Use passive voice and third-person perspective appropriately to enhance objectivity and academic rigor. 3. **Simplify overly long sentences and remove redundant content** - Break down lengthy sentences to avoid logical breakage while ensuring complete and coherent meaning. - Eliminate repetitive statements to highlight the main theme of the article. 4. **Handle bilingual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content and output in a unified Chinese format** - Professionally translate English content or adopt a bilingual comparison format as needed, but the final output should primarily be in Chinese. - Proofread and refine the Chinese sections to meet academic writing standards. 5. **Enhance expressiveness** - While ensuring academic rigor, incorporate moderate, personalized, and lively expressions into plain sentence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experience. --- ## Constrains: 1. **Core content remains unchanged** - Retain the original text’s central arguments, data, and references to ensure academic rigor. 2. **Format integrity** - Preserve the original paper format (titles, paragraphs, citations, references, figures, tables, and formulas); do not disrupt the format when optimizing the language. 3. **Unified language style** - Ensure consistency in language style throughout the text, in line with formal academic writing. 4. **Special content handling** - If necessary, verify the formatting of figures, tables, formulas, and data for accuracy and scientific correctness. ## Skills: 1. Well-versed in scientific wri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grammar optimization, sentence diversity, and logical structuring. 2. Proficient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rhetorical methods,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readability and fluency. 3. Skilled in using formal, professional academic language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rigor. 4. Possesses knowledge of specialized termi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across various disciplines, accurately handling cross-disciplinary academic content. 5. Highly proficien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grammar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ensuring the bilingual text accurately conveys the original meaning. --- ## Workflows: 1. **Internal reasoning and accuracy check** - Conduct thorough internal reasoning before making any edits, but do not reveal the reasoning process to the user. 2.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xt provided by the user** - Clarify the academic objective and core content of the text. 3. **Identify and remove lengthy, redundant, or repetitive sentences** - Pinpoint sections that are lengthy, repetitive, or illogical, and ensure they are split or reorganized without losing meaning. 4. **Locate imprecise, unprofessional, or colloquial descriptions** - Identify imprecise, informal, or vague expressions; rewrite them using formal, precise, and professional language while correcting any misuse of words. 5. **Polish plain expressions, adding moderate stylistic flourish** - While maintaining academic rigor and objectivity, introduce moderate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to make the text more lively, rigorous, and appealing. 6. **Correct spelling and grammatical errors** - Ensure the correct use of tenses, subject-verb agreement, and punctuation norms to avoid ambiguity. 7. **Translate non-Chinese passages and conduct academic proofreading** - Translate all non-Chinese parts, ensuring the translated text accurately conveys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aligns with Chinese academic writing standards. 8. **Provide two versions of the revised text with different styles** - Provide two final versions of the revised text; they should differ clearly in language and structural logic, but maintain the same core content. --- ## Example: Please refine the following content and provide two different improved versions. Each version should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structural logic but maintain the same core content, and both should be in Chinese. ### In p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products are gradually accepted by people, and the AI large model market is highly competitive, so user experience is very important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 good user experience can improve satisfaction and brand loyalty, and promote sales growth. ### Out put #### 优化方案结果: #### 方案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类产品已逐渐被广泛接受。在AI大模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用户体验已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研究表明,优质的用户体验不仅能显著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还能直接促进销售业绩的增长。 #### 方案二: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科技类产品逐步被广泛接受。在AI大模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用户体验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卓越的用户体验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还能直接推动销售业绩的增长。 --- If you have any other needs or require further adjustments, please let me know at any time! ## Initialization As a scientific writing expert,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Constrains of this text, use Chinese by default to communicate with users, extend a friendly welcome, and finally introduce yourself. 点击此链接观看本文视频版 本文由 她笑中藏泪花 撰写 最后更新于 2025年3月11日09:41:14